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AcMNPV)在细胞质中合成其囊膜蛋白,但在细胞核内组装并包埋病毒粒子,这些蛋白的核定向转运机制是人们甚感兴趣的课题.以AcMNPV多角体衍生型病毒ODV(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的一种囊膜蛋白ODV-E18为对象,通过E18与一个标记短肽Flag融合的重组病毒的构建,以免疫荧光法跟踪检测E18蛋白的转运过程及形态,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法(yeast two hybrid system),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寻找与E18紧密结合的可能的转运蛋白.研究结果表明,E18是先以核内模结构--微泡(microvesicle)的形式存在于核内的;一个被报道具有核定向转运功能的AcMNPV囊膜蛋白-ODV-E66能与E18形成紧密的复合体,推测E-66可能在E18的核定向转运中起着运载体的作用.
推荐文章
枣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急性毒性试验
枣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CzNPV)
急性毒性试验
昆虫包涵体衍生病毒囊膜蛋白的分子生物学
杆状病毒
包涵体衍生病毒
囊膜蛋白
基因敲除
核定向转运
昆虫中肠
几种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性的检测
核型多角体病毒
Ac-BacPAK6-GFP
感染
核多角体病毒(AciNPV)防治杨树春尺蠖试验
杨树
春尺蠖
生物防治
春尺蠖核多角体病毒(AciNPV)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囊膜蛋白ODV-E18的核定向转运研究
来源期刊 病毒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杆状病毒 囊膜蛋白 核定向转运 多角体衍生型病毒 酵母双杂交系统 免疫荧光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昆虫病毒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7-2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65.8
字数 36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8721.2000.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祥甫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78 677 14.0 24.0
2 吴金美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7 37 3.0 6.0
3 吕鸿声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8 78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杆状病毒
囊膜蛋白
核定向转运
多角体衍生型病毒
酵母双杂交系统
免疫荧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病毒学报
双月刊
1000-8721
11-1865/R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迎新街100号
82-22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3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50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