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海洋环境科学       
摘要:
被棘毒鱼螫伤是渔业工作者中常见的职业病,本研究对中国沿海近40个渔港,10万余名渔民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魟类是我国沿海毒性最强的棘毒鱼,发病率为3%~9%.并且对光魟的毒腺结构进行了初步观察.用毒棘直接刺伤及粗提液注射大鼠的方法,对其螫伤表现及演变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且提出预防及治疗的方法.
推荐文章
中国珊瑚礁毒鱼类的研究
珊瑚礁鱼毒素
西加中毒
中国
中国胆毒鱼类的研究
胆毒鱼类
鲤醇
中国
广州流溪河鱼类资源调查研究
鱼类资源
分布特征
现状调研
流溪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沿海常见棘毒鱼类的毒性研究--光魟螫伤的调查研究
来源期刊 海洋环境科学 学科
关键词 魟类棘毒鱼 流行病学 光魟毒腺结构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96.3|X92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336.2000.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晓萍 青岛大学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60 367 11.0 18.0
2 于业军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38 215 8.0 13.0
3 王海青 青岛大学医学院科研处 30 167 6.0 12.0
4 秦士德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11 19 3.0 4.0
5 张克凌 青岛大学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12 15 3.0 3.0
6 孙衍增 青岛大学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11 50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魟类棘毒鱼
流行病学
光魟毒腺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环境科学
双月刊
1007-6336
21-1168/X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8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