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研究了5个茸鹿品种(品系)75个个体的遗传变异关系.在所使用的41个引物中,有40个引物扩增出多态谱带,共检测到395条扩增片段,其中259条(65.6%)出现变异.用Shannon指数计算了5个品种(品系)的遗传变异及其遗传变异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分布.利用Nei氏片段共享度计算了75个个体间的遗传距离,用UPGMA聚类法构建了75个个体的系统发育树状图,反映5个茸鹿品种(品系)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53.97%),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居次要地位(46.05%);双阳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变异最低;5个品种(品系)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大小依次为:西丰(1.124 9)、长白山(1.051 7)、乌兰坝(0.990 8)、清原(0.974 8)、双阳(0.766 2). 图1 表3 参14
推荐文章
中国茸鹿品种(品系)的生态种特征
茸鹿
品种(品系)
生态种特征
中国茸鹿品种(品系)的遗传繁殖性能
茸鹿
品种(品系)
遗传与繁殖性能
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野生动物
脊椎动物
RAPD
遗传标记
中国茸鹿品种(品系)的鹿茸化学成分
茸鹿
品种(品系)
鹿茸
化学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茸鹿品种(品系)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研究
来源期刊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茸鹿 品种(品系) RAPD 遗传变异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7-24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Q75|S865.42
字数 48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687X.2000.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师守堃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4 90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95)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4(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7(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茸鹿
品种(品系)
RAPD
遗传变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双月刊
1006-687X
51-1482/Q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9号
62-15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8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96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