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P16基因是新近发现的直接参与细胞周期的抑癌基因,研究发现在许多肿瘤中存在着突变和缺失,但在涎腺肿瘤中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对P16基因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探讨涎腺肿瘤的发生机制和从组织水平上探索P16基因与涎腺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以期在判断预后及恶性度上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用PCR-SSCP检测21例新鲜涎腺肿瘤组织及每一例相同病例癌旁的正常涎腺组织的P16基因点突变;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62例正常涎腺及其肿瘤存档蜡块标本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全部新鲜组织标本的P16基因第1及第2外显子经PCR扩增后均出现相应扩增产物.SSCP分析结果显示21例涎腺正常组织、炎症和肿瘤均未发现外显子异常.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以看出,P16蛋白在涎腺及其肿瘤的几乎所有腺管和有腺管形成趋势的上皮结构中呈现阳性表达,且其表达有随着肿瘤恶性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负性相关变化趋势.在全部涎腺肿瘤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占68.3%(41/60);在26例良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为92.3%(24/26);在34例恶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为50%(17/34),三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P16基因在涎腺及其肿瘤中有规律地定位于腺管及有腺管结构形成趋势的上皮中,且其强度与分化呈负相关,表明P16蛋白可能与涎腺肿瘤的组织发生和分化程度、预后等生物学行为有关;PCR-SSCP分析未见P16基因的异常改变,表明P16基因的异常改变可能发生于涎腺肿瘤的晚期.
推荐文章
p16和nm23基因在唾液腺肿瘤中表达的研究
p16基因
nm23基因
唾液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涎腺腺样囊性癌p16基因失活机制的研究
涎腺腺样囊性癌
p16
缺失
突变
甲基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16基因在涎腺肿瘤中表达的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口腔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P16基因 P16蛋白 涎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PCR-SSCP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1,40
页数 6页 分类号 R739.87
字数 45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73X.2000.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翠英 14 50 5.0 6.0
2 马卫东 63 302 10.0 14.0
3 杜启涛 22 72 5.0 7.0
4 宿玉成 5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16基因
P16蛋白
涎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PCR-SSCP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口腔医学
双月刊
1006-673X
11-3639/R
大16开
北京天坛西里4号
82-708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21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