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pH4.74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铜(Ⅱ)与4-(2-噻唑偶氮)-间苯二酚(TAR)生成的配合物在线性单扫示波极谱仪上于-0.35V(vs.SCE)出现一灵敏的配合物吸附波.铜(Ⅱ)含量较高时,用滴汞电极测定,在1.4×10-7~1.7×10-6moldm-3范围内峰高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含量低时,用悬汞电极在-0.10V(vs.SCE)富集100s,静止30s,阴极扫描溶出伏安法测定,线性范围为7.9×10-9~2.4×10-7moldm-3,检测限为1.0×10-9moldm-3.方法简单、灵敏,峰形稳定,用于水环境沉积物及水果中微量铜的测定,取得满意结果.同时研究了Cu-TAR配合物组成和电极反应机理.
推荐文章
2-(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与锰的显色反应的研究
分光光度法
2-(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
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合铁(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
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
金属配合物
合成
光学性质
2-芳基-5-[(4-芳基噻唑-2-基)甲基]-1,3,4-噁二唑的合成
硫代酰胺
α-溴代酮
噁二唑
噻唑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II)-4-(2-噻唑偶氮)-间苯二酚配合物吸附波研究
来源期刊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铜(Ⅱ) 4-(2-噻唑偶氮)-间苯二酚 吸附波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6-2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57.1
字数 20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4710.2000.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晓皎 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 43 288 11.0 15.0
2 姚秉华 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 166 1453 18.0 26.0
3 杨国农 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 13 120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Ⅱ)
4-(2-噻唑偶氮)-间苯二酚
吸附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季刊
1006-4710
61-1294/N
大16开
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1166
相关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英文译名: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Scholars, State Education Ministry
官方网址:http://www.csc.edu.cn/gb/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