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白蜡虫啮小蜂Tetrastichus kodaikanalensis Saraswat的室内饲养条件及其对白蜡虫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ericeri Ishii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白蜡虫啮小蜂存活率和产卵量有显著影响.18、21、24、27、30和33℃ 6个温度处理下,白蜡虫啮小蜂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1.84%、31.83%、80.39%、72.75%、48.08%和22.81%.30℃时每雌产卵量和产卵百分率最高,分别为13.21粒和84.84%.雄蜡虫体内的白蜡虫啮小蜂有3个羽化高峰期,分别为6月下旬、8月上~中旬和9月中~下旬;雌蜡虫体内白蜡虫啮小蜂的3个羽化高峰期为8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和10月下旬~11月上旬.白蜡虫啮小蜂的第3个高峰种群数量最大,对白蜡虫花翅跳小蜂的重寄生率最高.第3、4代啮小蜂对寄生于雌雄蜡虫体内的白蜡虫花翅跳小蜂的重寄生率分别为雌蜡虫体内:48.78%和54.66%,雄蜡虫体内:56.66%和64.71%;第5代的重寄生率达76.00%;各代的重寄生率均为4龄幼虫>5龄幼虫>蛹.人工释放啮小蜂对白蜡虫花翅跳小蜂种群数量有显著的控制作用.每株女贞树放30头白蜡虫啮小蜂蛹1次或2次,白蜡产量分别为111.3g和137.6g,为对照的3.06倍和3.78倍.种虫产量分别为149.8g和219.7g,为对照的1.82倍和2.68倍.
推荐文章
白蜡虫及其3种优势寄生蜂的时空生态位
白蜡虫
寄生蜂
优势种
生态位
环境因子对白蜡虫泌蜡的影响
白蜡虫
泌蜡
环境因子
适于泌蜡的环境
种群适生区域
不同产地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产卵期天敌的种类及其群落结构研究
白蜡虫
天敌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聚类分析
排序
不同温度下白蜡虫花翅跳小蜂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白蜡虫花翅跳小蜂
温度
实验种群
生命表
种群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蜡虫啮小蜂对白蜡虫花翅跳小蜂种群控制作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动物学研究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白蜡虫啮小蜂 白蜡虫花翅跳小蜂 种群动态 控制作用 白蜡产量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1-296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69.54+5.3
字数 64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4-5853.2000.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焦懿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8 130 6.0 8.0
2 赵苹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9 132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4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蜡虫啮小蜂
白蜡虫花翅跳小蜂
种群动态
控制作用
白蜡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学研究
双月刊
2095-8137
53-1229/Q
大16开
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64-20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05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70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