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1989年10月5.8级和1991年3月5.5级大同地震之后使用由数字地震仪组成的小孔径流动台网对其余震进行了流动观测.通过利用多道地震数据分析软件正确地确定震相,修改地壳速度模型等方法,高精度地确定了部分余震的震源位置.两次大同地震部分余震的震中分布表明,大同地震的主干断裂是北北东走向的断裂,同时伴随北西走向的分支断裂的活动.盆地的速度结构可以以双层速度结构模拟,其上层为P波速度为3.1 km/s的沉积层,符合大同盆地为火山喷发堆积物的实际情况.
推荐文章
1999年11月大同地震部分余震的定位及震源机制反演
精确定位
震源机制
倾滑断层
断层交汇
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5.8级地震序列研究
盈江5.8级地震
序列衰减
震源机制
精定位
2011年3月10日盈江5.8级地震Ⅷ度区烈度评定探讨
极震区
烈度
Ⅷ度区
评定
盈江地震
2016年10月20日江苏射阳4.4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异常特征
地震活动
地震条带
地震空区
调制地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89年10月和1991年3月大同地震的活动断裂
来源期刊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地震定位 活动断断 大同盆地
年,卷(期) 200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6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29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00.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培德 17 283 7.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7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定位
活动断断
大同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双月刊
1003-3246
11-2327/P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6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4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