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试验采用三重测交法对东农-2玉米改良群体的单株产量等19个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除灌浆速率V1外,其余性状的加性效应均在其遗传中起主要作用.单株产量等8个性状主要由加性效应决定,穗上叶数由加性和显性效应所控制,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和百粒重由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所决定,而株高、穗位高和穗行数的遗传是3种基因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各性状的加性方差在总遗传方差中所占比重均很大,大部分性状如单株产量、穗长、行粒数和穗粒数等加性方差所占的比重均在85%以上,其中单株产量的加性方差在总遗传方差中的贡献率高达92.20%.
推荐文章
糯玉米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糯玉米
遗传多样性
群体遗传结构
基于SNP芯片的云南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玉米
SNP芯片
群体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对玉米人工合成群体遗传性状改良效果的研究
玉米
遗传增益
选择指数
通径分析
株型
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
玉米
群体
轮回选择
性状
配合力
遗传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农-2玉米改良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 群体改良 数量性状 遗传参数 三重测交
年,卷(期) 2000,(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12
页数 8页 分类号 S513.032
字数 54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78-1752.2000.z1.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振华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 123 1589 19.0 35.0
2 常华章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 5 116 4.0 5.0
3 金益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 53 729 15.0 25.0
4 张永林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 4 44 3.0 4.0
5 张晓峰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 2 1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群体改良
数量性状
遗传参数
三重测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