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简单推导得出纵、扭振动压电晶片两端的振动方程,并在此基础上画出了对应的等效电路图.在压电振子设计过程中,由于纵振子是由整片压电晶片加工而成,设计较为容易,因而压电振子的设计主要是对扭转振子进行设计.扭转振子的设计是以电机力能指标为出发点,通过分析电机的转矩特性得到一系列公式,利用这些公式即可得到扭转振子各部分尺寸.由于电机采用对称结构,在得到扭转振子各部分尺寸后,纵振子的尺寸也就确定了.最后还对纵、扭压电晶片与电极板粘接所涉及的工艺问题作了简单探讨.
推荐文章
纵振复合双足直线超声电机
超声电机
纵振换能器
振动特性
大力矩纵扭复合型超声波电机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超声波电机
纵扭复合型
纵振动
扭转振动
有限元法
模态简并
纵扭复合型超声波电机的力传递模型
纵扭复合
超声波电机
力传递模型
复合型超声波电机的振动分析
电气工程
超声波电机
等效电路
压电振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纵扭复合型超声波电机压电振子的设计
来源期刊 压电与声光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复合型超声波电机 压电振子 粘接
年,卷(期) 2000,(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技术与测试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1-3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359.6
字数 36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2474.2000.05.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燕定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83 649 14.0 22.0
2 陈永校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45 904 16.0 29.0
3 郭吉丰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115 1110 17.0 27.0
4 郭海训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8 106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5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复合型超声波电机
压电振子
粘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压电与声光
双月刊
1004-2474
50-1091/TN
大16开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花园路14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77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