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地球科学进展       
摘要:
介绍了热对流产生的条件与地质背景,指出火成侵入体、盐丘和活跃断层周围等温线陡倾斜场所易发生热对流成岩作用.综述了岩浆成因热对流的岩石学记录,包括热变质作用、突然升温-逐渐降温的自生矿物组合和相对高温的自生矿物类型,分析了自生伊利石的K/Ar年龄在热对流成岩作用研究中的作用.阐述了热对流成岩作用对盆地动力学、砂岩储层和油气运移研究的意义.
推荐文章
儿童文化基本特征研究综述
儿童文化
基本特征
泥岩成岩作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泥岩成岩作用
驱动机制
非常规油气资源
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储层质量
力学性质
流向电磁力作用下回旋体局部受热对流换热数值分析
回旋体
流向电磁力
对流换热
局部加热
元坝深层礁滩气田基本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
四川盆地东北部
元坝气田
岩性气藏
碳酸盐岩
生物礁
原油裂解气
成藏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对流成岩作用的基本特征与研究意义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热对流 热对流成岩作用 盆地流体 热对流的岩石学记录 自生伊利石的K/Ar年龄
年,卷(期) 2000,(5)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评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3-585
页数 3页 分类号 P58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8166.2000.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立 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地球科学学院 151 1867 22.0 33.0
2 于均民 2 89 2.0 2.0
3 杨庆杰 2 8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256)
二级引证文献  (282)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5(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08(2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09(2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0(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3(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7(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8(3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9(3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对流
热对流成岩作用
盆地流体
热对流的岩石学记录
自生伊利石的K/Ar年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科学进展
月刊
1001-8166
62-1091/P
大16开
198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6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90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