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锌盐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对36例患儿单独给予硫酸锌治疗(每次100~300mg,每天3次).随访观察锌盐的长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2例(88.9%)有效,2例死亡,2例病情无变化;4例(11.1%)有消化道反应.30例进行过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检测均无异常.3例(3/36)血清铁一过性降低后自行恢复;20例姐妹染色体单体交换频率与对照组无差异.服药后尿锌显著增加,血清锌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锌盐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有良好效果,除少数病例有不影响继续服药的胃肠道反应外,未发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推荐文章
肝豆状核变性65例5年疗效随访报告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灵
排铜
中西医结合
随访
5年
疗效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药物疗效与毒副作用
肝豆状核变性
儿童
青霉胺
锌盐
副作用
肝豆状核变性65例5年疗效随访报告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灵
排铜
中西医结合
随访
5年
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锌盐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疗效及随访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年,卷(期) 2000,(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36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
字数 28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2224.2000.06.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治梅 2 16 2.0 2.0
2 杜嗣廉 青岛医学院医学遗传研究室 11 17 3.0 3.0
3 张锋 青岛医学院医学遗传研究室 4 11 2.0 3.0
4 冷弿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豆状核变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月刊
1005-2224
21-1333/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5层
8-171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17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614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