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医药临床杂志       
摘要:
肝豆状核变性是神经内科少见病之一,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但近年来其铁代谢障碍也引起诸多学者关注,并已做了相关研究,在中医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研究中已明确对铜代谢起到一定的干预作用,并且在中医药对肝豆状核变性的铁代谢干预也做了一些相关研究,该文就其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推荐文章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特点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
诊断
K-F环
铜蓝蛋白
误诊
肝豆状核变性的循证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
治疗
循证医学
肝豆状核变性病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肝豆状核变性
存在问题
简易手册
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豆状核变性的铁代谢作用机制
来源期刊 中医药临床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铜代谢 铁代谢 机制 中医药干预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7-961
页数 分类号 R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文明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 180 1100 17.0 23.0
2 汪美霞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 56 415 13.0 19.0
3 李祥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 21 51 4.0 6.0
4 李娟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 8 39 3.0 6.0
5 何望生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 16 85 7.0 9.0
6 李庆利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 5 5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豆状核变性
铜代谢
铁代谢
机制
中医药干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临床杂志
月刊
1672-7134
34-1268/R
大16开
198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28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65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