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注药模式用于乳腺癌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用药量与不良反应.方法 60例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20)术后镇痛.三组镇痛药物配方相同.Ⅰ组采用单纯PCA模式;Ⅱ组采用持续恒量注药(CC)模式;Ⅲ组采用短时间持续恒量注药加病人自控注药(CC+PCA)模式.以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镇痛效果,同时行24小时Bp、HR及SpO2连续监测并计算24小时用药量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Ⅰ、Ⅱ、Ⅲ组用药量分别为31.65±12.04ml、48ml、34.60±11.25ml,Ⅰ、Ⅲ组用药量较Ⅱ组明显减少(P<0.01).Ⅰ、Ⅲ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0.05).三组Bp、HR及SpO2均在正常范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乳腺癌术后硬膜外镇痛以短时间CC+PCA注药模式为佳,该模式既能照顾个体差异又能减少患者术后早期因频繁按纽对休息的影响.
推荐文章
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三种技术的比较
左侧乳腺癌
放疗剂量
三维适形放疗
适形调强放疗
容积弧形动态调强放疗
不同镇痛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乳腺癌根治术
镇痛
罗哌卡因
免疫功能
自然杀伤细胞
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种瘤床同期加量放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乳腺癌保乳术
放射治疗
同期加量
剂量学
乳腺癌术后两种引流方法的效果比较
乳腺癌
引流
皮下积液
中心负压吸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腺癌术后镇痛三种注药模式的临床比较
来源期刊 肿瘤防治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注药模式 临床比较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7.9|R730.53
字数 12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71/j.issn.1000-8578.2000.0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兆宁 湖北省肿瘤医院麻醉科 4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硬膜外镇痛
注药模式
临床比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肿瘤防治研究
月刊
1000-8578
42-124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卓刀泉南路116号
38-7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90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