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西北侏罗系盆地残留地层厚度均在2 000 m以上,厚度大于3 000 m的地层分布在造山带的一侧或断陷盆地的沉积中心.最大煤层厚度在10~203 m,最大泥岩厚度分布范围为400~1 020 m,泥岩厚度是煤层厚度的数倍.通过建立吐哈含煤盆地剖面成油模式,并对比分析世界已发现油田含煤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后得出:烃源岩达到了成熟阶段,发育完整的湖(海)平面变化旋回层序,且在水进体系域、低位体系域和水退体系域中的次级水进体系域中发育有利生油的烃源岩,剖面上显示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是含煤盆地形成油田的关键.
推荐文章
新疆伊北煤田侏罗系含煤地层沉积特征
伊北煤田
侏罗系
煤层特征
沉积特征
中国含煤盆地浅—中深部现今地应力特点和分布规律
含煤盆地
地应力特点
地应力强度
分布规律
香山南麓侏罗系含煤特征分析及沉积背景探讨
侏罗系
煤层
含煤特征
沉积背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西北侏罗系含煤盆地油田形成规律
来源期刊 新疆石油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中国 西北 侏罗纪 含煤盆地 煤成油 成因 层序地层学 有机地球化学
年,卷(期) 2000,(5)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1-3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12.31
字数 38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873.2000.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平 64 1352 22.0 35.0
2 胡社荣 53 859 16.0 28.0
3 吴因业 25 537 13.0 23.0
4 杨福忠 18 276 9.0 16.0
5 张喜臣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
西北
侏罗纪
含煤盆地
煤成油
成因
层序地层学
有机地球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石油地质
双月刊
1001-3873
65-1107/TE
大16开
新疆克拉玛依市准噶尔路32号
58-46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5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77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