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介绍隐孢子虫感染4例婴儿肠炎的临床特点及9年后随访的情况,探讨该病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取患婴和家人以及所饲养的牲畜的新鲜粪便,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涂片标本检查;并通过动物(鼠)模型的实验以确诊。结果:在随机抽样的271例4岁以下腹泻婴幼儿住院者中,确诊4例婴儿患隐孢子虫肠炎。检出率1.47%(4/271)。经用大蒜素治愈出院。9年后随访,患儿和其家人以及饲养牲畜之粪便检查,均呈阴性。结论:隐孢子虫肠炎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好发于夏季,多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婴儿。患婴以腹泻为主,可伴发呼吸道疾患。大蒜素治疗效果显著,无副作用。婴儿感染与喂养方式(母乳或人工)相关性不明显,而与卫生环境、水源的污染密切相关。注意卫生和改善环境条件以及提高饮用、洗盥水的质量,可有效地预防本病。
推荐文章
奶牛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初生犊牛感染试验
奶牛
隐孢子虫
流行病学
试验感染
110例婴儿过敏性直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过敏性直肠结肠炎
临床分析
肠镜
病理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的状况调查——附276例检测报告
乙型肝炎,慢性
隐孢子虫
感染
金胺-酚染色法
改良抗酸染色法
聚合酶链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婴儿隐孢子虫肠炎4例临床特点及九年后随访
来源期刊 广州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肠炎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25.3
字数 23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1836.2000.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瑛 10 50 5.0 7.0
2 郑惠槟 4 12 2.0 3.0
3 姚宜新 4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44)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7(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8(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9(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0(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肠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9664
44-1710/R
16开
广州市东风西路195号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18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