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假体周围骨溶解X线征象差异与磨损颗粒迁移特点及其易聚积部位之间的联系,分析磨损颗粒在假体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方法:观察因无菌性松动行翻修术的39个国产人工髋关节术前X线片,按部位及固定方式分组统计假体周围不同区域衬性和膨胀性骨溶解的发生率,并测算溶骨带宽或溶骨面积.结果:非骨水泥固定髋臼假体周围各区(Delee分区法)衬性骨溶解发生率明显高于骨水泥固定组(P<0.05),溶骨带宽以三区最重(P<0.05)并大于骨水泥固定组对应区(P<0.05);膨胀性骨溶解以三区发生率最高(P<0.05),但两种固定方式各对应区之间发生率及溶骨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柄周衬性骨溶解宽度人工股骨头组除一、四区(Gruen分区法)、全髋关节组除三、四区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它各对应区均以骨水泥固定组较重(P<0.05);膨胀性骨溶解发生率以一、七区最高(P<0.05),两种固定方式各对应区之间溶骨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发生部位及严重程度与磨损颗粒迁移和聚集的部位有关,固定方式不同骨溶解的X线表现亦有差异.阻断磨损颗粒的扩散可能是防止骨溶解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推荐文章
假体周围骨溶解组织中磨损颗粒的提取与分析
骨质溶解
磨损颗粒
梯度离心法
钛合金
非骨水泥假体翻修失败的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中期效果评价
植入物
人工假体
人工髋关节置换
关节成形术
翻修术
骨水泥
非骨水泥
中期效果
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假体的置换应用特征
骨水泥
非骨水泥
关节置换术
生物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固定假体周围骨溶解X线征象差异与磨损颗粒关系的初步分析
来源期刊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假体 松动 磨损颗粒 骨溶解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15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18.17
字数 28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1139.2000.02.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岩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433 3885 29.0 39.0
2 董纪元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64 517 12.0 20.0
3 王继芳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133 1115 19.0 25.0
4 蔡谞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66 470 11.0 17.0
5 卢世璧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204 1711 21.0 30.0
6 胡永成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4 25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9)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假体
松动
磨损颗粒
骨溶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月刊
2095-5227
10-1117/R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学报编辑部
82-88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01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282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