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胎肝细胞冻存和培养的研究,了解冻存后的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方法采用二步灌注法分离人胎肝细胞,将分离后的胎肝细胞分为4组:A组为新鲜肝细胞;B、C、D组分别为冻存2、3、6周的胎肝细胞.4组肝细胞经台盼蓝染色测活,A、B、C 3组进行原代培养,观察和检测形态、结构和功能指标.结果冻存肝细胞具有较高的活率[B、D组活率分别为(85.9±5.3)%、(74.1±2.7)%];其形态、结构和白蛋白、尿素氮的分泌功能和新鲜肝细胞相似.结论使用本法冻存的胎肝细胞具有正常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一种较好的长期保存肝细胞的方法,建立"细胞库"是可行的.
推荐文章
苦参碱联合DMSO大规模冻存人胎肝细胞的实验研究
生物人工肝
人胎肝细胞
冷冻保存
苦参碱
苦参碱对于人肝细胞冻存保护效应的实验性研究
肝细胞
低温保存
苦参碱
人胎肝细胞
L-02人肝细胞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胎肝细胞冻存复苏的基础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胚胎学 低温保存 胎组织 移植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17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22.47
字数 30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92.2000.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翔凌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180 1220 17.0 25.0
2 朱化刚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96 671 13.0 20.0
3 宋海屏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24 78 6.0 7.0
4 李永翔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43 297 9.0 15.0
5 宣正荣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1 6 1.0 1.0
6 王蔚萱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胚胎学
低温保存
胎组织
移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