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前文[1]已知,Mo(Ⅵ)-、W(Ⅵ)-BrBHA-NaClO3体系的平行催化电流,可被质子化有机染料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进一步增敏,其中以亚甲蓝(MB)为最佳,并提出它们的增敏顺序和可能的规律.本文研究了Mo(Ⅵ)、W(Ⅵ)和Br-BHA络合物的形成和摩尔比,均为1∶2,求算了它们的表观稳定常数(Ks),分别为2×109和5.7×106,电极反应均为1个电子转移的准可逆过程;详细研究了该体系加入MB后,Mo(Ⅵ)- 、W(Ⅵ)-BrBHA在电极表面的化学反应和电极反应的变化,包括:Ep移动和ip″的增敏程度、峰形改变的大小、温度系数以及吸附等温类型的变化等.结果表明:预先吸附在电极表面上的MB与Mo(Ⅵ)-BrBHA不形成络合物,它们之间只产生静电吸引的诱导吸附,而MB对W(Ⅵ)-BrBHA则诱导吸引形成缔合物.无论那种情况,Mo(Ⅵ),W(Ⅵ)在电极表面的浓度都得到增大,它们的平行催化电流得到不同程度的增敏.
推荐文章
铁胺络合物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电化学行为
悬汞电极
铁胺络合物
靛蓝
金属卟啉络合物催化氧化烷烃的研究概况
金属卟啉络合物
氧化
烷烃
胶束增敏分光光度法测定谷物中赖氨酸
赖氨酸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
甲酚红
分光光度法
胡敏酸-镍络合稳定性及热力学特征研究
离子交换平衡法
胡敏酸
胡敏酸-镍络合物
热力学函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钼(Ⅵ)-、钨(Ⅵ)-溴代苯羟乙酸络合吸附电流在催化体系中的增敏研究和应用Ⅱ.络合物化学组分,电极反应过程和增敏机理
来源期刊 冶金分析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钼(Ⅵ) 钨(Ⅵ) 溴代苯羟乙酸 平行催化电流 亚甲蓝 增敏机理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试验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14
字数 28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571.2000.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晓峰 2 4 1.0 2.0
2 张月霞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钼(Ⅵ)
钨(Ⅵ)
溴代苯羟乙酸
平行催化电流
亚甲蓝
增敏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冶金分析
月刊
1000-7571
11-2030/TF
16开
北京学院南路76号
82-15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1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51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