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伤寒患者血清及尿液中特异性抗原的早期诊断。方法应用斑点免疫试验结合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DI-PAP)法检测伤寒患者血清(微量取血法)及尿液中菌体“O”抗原及鞭毛“H”抗原。结果该法检测75例伤寒患者血清及30例尿液“O”、“H”抗原阳性率分别为66例(88%)、61例(81.33%)、22例(73.33%)、20例(66.50%),与肥达反应40例(53.33%)阳性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程早期(4日内)抗原含量分别为94.82%、91.83%或80%、75%,以第二天抗原量达最高峰分别达96.66%、93.33%或83%、83%。结论 DI-PAP法检测伤寒患者血清及尿液特异性“O”、“H”抗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伤寒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是临床观察病程改变的重要指标。
推荐文章
牛奶过敏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构建
食物过敏
牛奶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敏感性与特异性
双特异性反应
酶免疫法检测粪便中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原
免疫酶技术
螺杆菌,幽门
抗原
粪便
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与特异性IgG分析
慢性荨麻疹
特异性IgE
特异性IgG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和癌胚抗原在肺癌诊断中价值
肺癌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癌胚抗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DI-PAP检测伤寒患者血清及尿液中特异性抗原
来源期刊 疾病控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 特异性“O”“H”抗原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8.23|R446.62
字数 21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3679.2000.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端德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科 20 59 4.0 6.0
2 曾令兰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科 23 86 6.0 8.0
3 李淑莉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科 9 28 3.0 5.0
4 张淑玲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科 3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
特异性“O”“H”抗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月刊
1674-3679
34-1304/R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安徽医科大学109信箱
26-155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7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532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