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读过《金刚经》的人都知道,在《金刚经》首段经文中,记述了佛及其僧团成员入舍卫大城托钵乞食的情况,说明佛陀在世时的早期佛教,比丘是以“乞食”方式来生活的。佛制定托钵乞食的生活制度,在当时来说肯定是非常必要的。但在今天来说,由于很多人,缺乏历史眼光,而以今天的眼光看问题,那就当然难于理解了。若以今日而言,倘若有和尚上街托钵乞食,不但难于达到乞食的目的,而且会遭致很多难堪和非议。原因就是历史条件不同,因为今日乃末法时期,佛教趋于衰微,
推荐文章
《论语》中的德才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
德才观
现实意义
识人
陶瓷习俗及其现实意义浅论
民俗
陶瓷习俗
形成
外部特征
现实意义
英汉对比理论的建立及现实意义
英汉
对比理论
现实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刚经》中世尊托钵乞食是怎么回事?对于今天来说它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来源期刊 广东佛教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金刚经》 乞食 生活制度
年,卷(期) gdfj_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B94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刚经》
乞食
生活制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佛教
双月刊
广州市光孝路109号
出版文献量(篇)
1280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