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对虾白斑症的病程及病症特点. 方法:对健康斑节对虾进行人工感染,同时用套式PCR检测感染后斑节对虾血液中病毒核酸的相对含量. 结果:斑节对虾感染白斑症病毒后,依次表现出厌食、不活动、体色变红、甲壳出现白斑、反应迟钝直至侧卧死亡;濒死对虾的典型症状为空胃、红体、甲壳白斑、甲壳下水肿及甲壳易剥离;感染对虾出现拒食后,其血液中白斑症病毒(WSSV) DNA的相对含量急剧增加. 结论:甲壳下水肿和甲壳易剥离可能是斑节对虾白斑症的特征性病症;对虾外观病症的出现可能与对虾体内病毒的增殖相关联.
推荐文章
套式PCR检测斑节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
白斑症
白斑症病毒
斑节对虾
套式PCR
对虾白斑杆状病毒(WSBV)对斑节对虾的实验感染与病理学研究
白斑杆状病毒
斑节对虾
组织病理
超微病理
对虾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越冬宿主的研究
对虾
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
越冬
宿主
实验感染白斑杆状病毒(WSBV)的斑节对虾血液病理学研究
白斑杆状病毒(WSBV)
斑节对虾 Penaeus monodon
血液病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斑节对虾白斑症的发病历程
来源期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白斑症 白斑症病毒 斑节对虾 人工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年,卷(期) 200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4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47.11
字数 30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965.2000.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建国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27 2323 26.0 41.0
2 江静波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4 360 10.0 18.0
3 吕玲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6 405 11.0 16.0
4 谢数涛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84 3.0 3.0
8 李色东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斑症
白斑症病毒
斑节对虾
人工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双月刊
1000-9965
44-1282/N
16开
广州市石牌暨南大学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80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