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表面活性剂的许多特性在单独使用时往往不能充分发挥.但当一种表面活性剂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时,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其表面活性优于各个组分的性能.从表面活性剂复配着手,选择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仲烷基磺酸钠(S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APG)进行复配实验.改变不同表面活性剂之间的配比,通过对临界胶团浓度(CMC)的分析研究,解释了胶团的形成过程和胶团的具体组成.APG/SAS、APG/AES体系分子间相互作用系数βm为负值,表明它们在胶团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同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要强;而且|βm |的值在3附近,表明APG/SAS、APG/AES体系分子间存在中等强度的相互作用;同时在形成胶团能力方面符合增效作用判断准则,这些结论将有助于实际配方的确定.
推荐文章
餐具洗涤剂配方的研制
餐具洗涤剂
配方
分析
低碳醇对氟碳与碳氢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泡沫性能的影响
氟碳表面活性剂
复配
耐油
泡沫性能
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洗涤含油污泥
石油污染土壤
热化学洗涤
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环保型餐具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研究
来源期刊 精细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分子间相互作用系数 协同效应 复配体系
年,卷(期) 2000,(11) 所属期刊栏目 表面活性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4-626,6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423.9
字数 19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3-5214.2000.1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水林 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98 1419 21.0 29.0
2 陈小立 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39 400 13.0 18.0
3 赵择卿 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6 149 5.0 6.0
4 周煜 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4 46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73)
198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表面活性剂
分子间相互作用系数
协同效应
复配体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精细化工
月刊
1003-5214
21-1203/TQ
大16开
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201号
8-5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0
总下载数(次)
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