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演示释词法理解象声词或某些表示动作、神态的词语 ,无需用口头解释或书面解释 ,只需演示一下就行。例如第十册《田忌赛马》中的“目瞪口呆”这个词 ,只要老师当众演示一下 ,学生就知道这个词是“受惊而发愣”的意思 ,然后再多叫几个学生进行演示 ,加深对这个词的理解。这样释词 ,形象生动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看图释词法有些词语可借助课文插图去理解。例如第六册古诗《小儿垂钓》中的“蓬头”、“稚子”、“垂纶”等 ,只要老师指导学生去观察课文中的插图 ,学生不难发现 ,“蓬头”指头发散乱 ,“稚子”指小孩 ,“垂纶”指钓鱼。如果课文没有插图 ,教师可出示简笔画 ,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三、联系上下文释词法理解词语不能断章取义 ,必须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例如“乳汁”本义指奶 ,在第八册《古井》里有句话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这里的“乳汁”是指井水。四、比较释词法有些词语 ,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也不易理解 ,教师可兼用比较词语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例如第十册《落花生》中“居然”一词 ,这是个虚词 ,学生不好理解。教师可出示“果然”一词与之比较 ,再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学生就容易...
推荐文章
由谢赫“六法”探究拙政园的造园艺术
谢赫“六法”
拙政园
造园艺术
山水画
谈英语情景教学中“六法”的应用
小学英语
情景教学
应用
记叙文巧妙构思六法
一线串珠法
暗设悬念法
化实为虚法
欲扬先抑法
一波三折法
以小见大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释词六法
来源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23.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久煌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小学语文教学
旬刊
1004-6720
14-1016/G4
大16开
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5号
22-440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315
总下载数(次)
63
总被引数(次)
74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