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演示释词法理解象声词或某些表示动作、神态的词语 ,无需用口头解释或书面解释 ,只需演示一下就行。例如第十册《田忌赛马》中的“目瞪口呆”这个词 ,只要老师当众演示一下 ,学生就知道这个词是“受惊而发愣”的意思 ,然后再多叫几个学生进行演示 ,加深对这个词的理解。这样释词 ,形象生动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看图释词法有些词语可借助课文插图去理解。例如第六册古诗《小儿垂钓》中的“蓬头”、“稚子”、“垂纶”等 ,只要老师指导学生去观察课文中的插图 ,学生不难发现 ,“蓬头”指头发散乱 ,“稚子”指小孩 ,“垂纶”指钓鱼。如果课文没有插图 ,教师可出示简笔画 ,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三、联系上下文释词法理解词语不能断章取义 ,必须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例如“乳汁”本义指奶 ,在第八册《古井》里有句话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这里的“乳汁”是指井水。四、比较释词法有些词语 ,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也不易理解 ,教师可兼用比较词语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例如第十册《落花生》中“居然”一词 ,这是个虚词 ,学生不好理解。教师可出示“果然”一词与之比较 ,再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学生就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