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确定用于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的血清(浆)标本的最佳收集和保存条件.方法 按设定的不同条件处理,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HCV RNA.结果用高压消毒的离心管与未用高压消毒的离心管收集、保存 HCV RNA血清,其阳性检出率有差异(P<0.05).血凝固后4 h内离心分离血清对HCV RNA阳性检出率不造成明显改变(阳性率为85%);12 h后检测则变化明显(阳性率降至75%).采用枸橼酸钠和EDTA-K2抗凝剂的血浆管 HCV RNA检出率分别为90%和95%,显著高于血清管(为65%).反复冻融影响标本阳性检出率,标本在-20℃保存3个月或半年几乎不影响检测结果.结论收集和保存HCV RNA检测标本应尽量用EDTA抗凝管,在4 h内分离血浆;若用血清标本,最好在4 h之内分离血清,标本长期保存应分装且存放在-70℃.
推荐文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诊断IBDV的免疫后感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传染性腔上囊病
免疫后感染
诊断
疫苗
库血HCV-RNA的检测分析
丙型肝炎病毒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库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CV RNA血标本保存条件分析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液保存 C型肝炎样病毒属 RNA 聚合酸链反应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0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54
字数 27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92.2000.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明丽 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174 907 13.0 19.0
2 陈禹保 5 17 3.0 4.0
3 李京培 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37 288 9.0 16.0
4 陆应玉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13 49 4.0 6.0
5 史百芬 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12 73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液保存
C型肝炎样病毒属
RNA
聚合酸链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