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HPV诊断及分型技术.方法用HPV通用型引物和型特异性探针作PCR-微孔板杂交检测法(PCR-ELISA).结果特异性探针只与HPV阳性标本显色,A值为0.327±0.029;阴性标本均不显色,A值为0.003±0.001,与性传播性疾病相关的病原微生物(淋球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人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均不显色.该法能检出3.6个HeLa细胞含HPV-18型144个拷贝,A值0.237~0.206;空白对照A值为0.005~0.015.结论 PCR-ELISA方法快速、敏感、特异且可用自动化酶标仪多量标本检测,适合临床实验使用.
推荐文章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GV RN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庚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RNA,病毒/分析
微孔板固相杂交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
肝炎病毒,乙型
变异(遗传学)
拉米夫定
聚合酶链反应
敏感性与特异性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高危亚型的临床应用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人乳头瘤病毒
高危亚型
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微孔板杂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人 聚合酶链反应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8-170
页数 分类号 R446.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92.2000.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龚蕴贞 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10 34 3.0 5.0
2 林维芬 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9 34 3.0 5.0
3 胡涛 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17 67 5.0 8.0
4 俞慕华 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3 4 1.0 2.0
5 肖尚喜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头状瘤病毒,人
聚合酶链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