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血清、胰酶以及染色时间等可能影响犬瘟热病毒蚀斑形成的条件进行了摸索.结果发现,对必须同步接毒的CDV小熊猫(LP)株来讲,其形成蚀斑的最佳条件是:同步接毒10 h后,加入血清含量为2%的无酚红的DMEM营养琼脂,第5 d时,加入1/5体积的胰酶含量为1/8 000的含中性红的DMEM营养琼脂染色,于第6 d时,便可形成蚀斑.挑选不同大小的蚀斑,克隆3次后,获得了蚀斑直径为0.4~0.6,0.6~0.8及0.7~0.9 mm的克隆株各一个.
推荐文章
不同宿主来源犬瘟热病毒H基因的克隆测序与分析
犬瘟热病毒
H基因
同源性比较
进化树分析
1株貉源犬瘟热病毒的分离鉴定
犬瘟热
病毒
分离
鉴定
犬瘟热病毒融合蛋白七肽重复区基因的克隆表达
犬瘟热病毒
七肽重复区
搭桥PCR
克隆
犬瘟热病毒水貂株的分离与鉴定
水貂
犬瘟热
分离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犬瘟热病毒的蚀斑克隆试验
来源期刊 黑龙江畜牧兽医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克隆 蚀斑试验
年,卷(期) 2000,(9)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
页数 2页 分类号 S852.65+5
字数 30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7034.2000.09.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犬瘟热病毒
克隆
蚀斑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月刊
1004-7034
23-1205/S
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243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147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4366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