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根据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再灌注心室易损性改变,探讨AMI早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采用S1-S2程控电刺激方法同时测定家兔心室易损期(VVP)、室颤阈(VFT)、舒张阈(DT)、有效不应期(ERP)和强度间期曲线(SIC)等电生理指标.结果:AMI早期缺血对照组VVP(47.65±15.94)ms,VFT(0.29±0.17)μJ,DT(3.02±0.53)V,ERP(141.73±14.98)ms;AMI早期再灌注组分别为(85.37±20.65)ms、(0.16±0.13)μJ、(2.25±0.48)V和(112.66±13.61)ms;2组比较:早期缺血-再灌注后各指标与早期缺血对照组各指标间差异非常显著(P均<0.01),表明AMI再灌注后较缺血后VVP延长,VFT下降,ERP缩短;AMI早期再灌注组SIC下移.结论:AMI早期再灌注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的产生与折返有关.
推荐文章
卡托普利对兔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再灌注心室肌易损性的影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再灌注损伤
电生理学
心脏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对窦性心率震荡影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
溶栓
心率震荡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预后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治疗后心功能的评价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再灌注
心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对心室肌易损性的电生理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梗死,急性 缺血再灌注 心律失常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14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4|R36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1003-0603.2000.03.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48)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梗死,急性
缺血再灌注
心律失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月刊
2095-4352
12-1430/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22号
6-58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26
总下载数(次)
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