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概念的传授不是自然教学的主要任务一方面,大纲中明确规定自然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可以看出,大纲强调的是指导学生获取知识,而不是教会学生一些知识。“指导”的意义在于: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结构中,利用教师为之准备的有结构的材料,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从而获取知识,培养志趣和能力。“指导”是“获得”的前提,“获得”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是自然教学的主干。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是在“获得”这一探索过程中的“副产品”。所以,我们不能为概念而教,不要过分强调概念知识的传授,而应着重组织学生探索概念的形成过程,从小培养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这才是自然教学的真谛。另一方面,小学自然教材内容并不是系统的,概念也不是十分严谨的,大多数概念“夹杂着具体参照物”。限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要想把这些感性材料理性化,则有很大的困难。例如,有一位老师在一次市级调研课中,教小学四年级的“电路”一课,由实物电路、电路结构与组成、电路的串联和并联,一直讲到电路图,并要求学生按照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这样的教学要求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