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和方法:用致失血性休克(HS)的放血量和平衡动脉血压(ABP)2 h过程的剩余血量差作标准测得HS的ABP 5.3 kPa为代偿型,4.0 kPa为失代偿型.比较两型HS血中Na+、K+、蛋白总量(TP)和醛固酮的含量及血中葡萄糖、乳酸、血尿素氮(BUN)、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变化,并观察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Capt.)降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形成后上述指标的变化,以了解Ang-Ⅱ在HS发病过程中的意义.结果:Capt.可使失代偿性HS的剩余血量从接近零值明显回升,机体状态改善.两型HS均有血液稀释且不受Capt.的影响;有血K+和醛固酮升高但血Na+无变化,预先应用Capt.可使前二者回降而对后者无影响.Ang-Ⅱ促进醛固酮分泌从而加强排K+保Na+的现象未检出.两型HS均有血中乳酸、LDH、BUN升高,失代偿性HS相对严重,Capt.均可使之回降.代偿性HS有血糖升高,而失代偿性HS则见血糖显著降低,Capt.对前者无影响却可使后者的血糖明显回升.结论:ABP在5.3 kPa水平为代偿性HS,在4.0 kPa为失代偿性HS,后者血中各项指标变化均较前者明显严重,Capt.有明显预防某些指标变化的作用,且可延长失代偿性HS的存活时间,提示HS过程Ang-Ⅱ增多是一个重要的发病因素.
推荐文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病的现状
血管紧张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烧伤早期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
烧伤
心肌损害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
糖尿病肾病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异丙酚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肠道的保护作用
二异丙酚
休克,出血性
复苏术
小肠
胺氧化酶(含铜)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大鼠,Wista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对失血性休克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休克 出血性 卡托普利 乳酸盐类 葡萄糖 醛固酮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8-31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6+4
字数 25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718.2000.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明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血液科 61 240 9.0 12.0
2 王海燕 新疆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 42 204 8.0 13.0
3 岳峰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神经内科 7 3 1.0 1.0
4 郭炯 新疆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休克
出血性
卡托普利
乳酸盐类
葡萄糖
醛固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月刊
1000-4718
44-1187/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46-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