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聚醚聚氨酯和硬段模型化合物为聚合物基体,高氯酸钠为掺杂盐,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聚氨酯/硬段模型化合物/高氯酸钠复合物.利用FR-IR、DSC、AFM和复阻抗谱等表征手段对其形态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浓度显著影响聚合物-阳离子间相互作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体系的形态;体系中的醚氧基团和羰基都可与钠离子进行络合,温度变化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络合;在低盐浓度下,复合物的Tg随盐浓度的增加逐渐上升,而在一定的浓度之上,玻璃化转变温度又明显下降;通过调整盐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的表面形态.随着温度的升高,该体系的离子电导率显著增加.
推荐文章
纳米多孔铜/高氯酸钠复合物电点火头的原位制备方法
纳米多孔铜/高氯酸钠复合物
电点火头
原位装药
多孔硅/高氯酸钠含能材料爆炸性能研究
多孔硅
高氯酸钠
孔隙率
摩擦感度
发火电压
钛基二氧化铅阳极电化合成高氯酸钠的研究
钛基二氧化铅阳极
高氯酸钠
电化合成
氯酸钠法制备二氧化氯还原剂研究进展
氯酸钠
二氧化氯
还原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聚醚聚氨酯/硬段模型化合物/高氯酸钠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来源期刊 功能高分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醚聚氨酯 复合物 络合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32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323.2
字数 42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9357.2001.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小真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92 804 14.0 23.0
2 王新灵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80 576 14.0 20.0
3 朱卫华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1 27 3.0 5.0
4 杨兵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7 175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醚聚氨酯
复合物
络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功能高分子学报
双月刊
1008-9357
31-1633/O6
大16开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4-629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9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902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