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喷昔洛韦9位取代鸟嘌呤化合物,在体内外对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I)、II型(HSV-II),带状疱疹病毒(VIV)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我们从基础研究入手,在细胞水平上探讨喷昔洛韦对HPV(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细胞系的作用,为扩大此药的治疗适应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采用不同来源的宫颈癌细胞系CaSki(HPV16型阳性的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系)、Hela(HPV18型阳性的人宫颈腺上皮细胞系)、N(由HPV16 E6/E7基因和HSV的N片断共转染得到的恶性转化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系)和2BS(人正常纤维细胞) 及原代培养的正常人鳞状上皮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喷昔洛韦,测定不同细胞在喷昔洛韦药物作用下的半数致死浓度(ED50), 喷昔洛韦对上述细胞的ED50分别是2.5×10-3mol.L-1,7.5×10-3mg.L-1,2.5×10-3mg.L-1,5.0×10-3mg.L-1,15.0×10-3mg.L-1。选择合适的喷昔洛韦浓度加到各种细胞系中,在不同时间下,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改变及测定了各种细胞的生长速度(生长曲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选择7.5×10-3 mol.L-1喷昔洛韦作用于不同细胞,比较各自变化。作为阳性对照的N细胞24h后出现死亡,加药的第4d细胞几乎死亡殆尽,CaSki与N细胞的改变相近,表明喷昔洛韦药物对鳞状上皮细胞抑制作用最强;对HeLa细胞抑制程度相对较弱;对2BS细胞也有较强抑制作用;对正常人原代上皮细胞抑制作用不明显。生长受抑制的细胞在电镜观察下呈现不同程度的坏死改变。结论:喷昔洛韦对HPV相关细胞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进一步探讨此药对HPV引起的组织病变的治疗作用。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喷昔洛韦对宫颈癌细胞系抑制作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喷昔洛韦 宫颈癌细胞系 抑制作用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6
字数 31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821.2001.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家璧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 28 146 8.0 10.0
2 司静懿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物理室 10 42 3.0 6.0
3 陈连凤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物理室 22 79 6.0 7.0
4 王淼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物理室 7 14 2.0 3.0
5 王立良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物理室 5 18 3.0 4.0
6 刘跃华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 12 33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喷昔洛韦
宫颈癌细胞系
抑制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半月刊
1001-6821
11-222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82-14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40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550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