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黔西乌蒙山区,通过对玉米不同发育期的田间小气候和生长动态的平行观测,探索当地玉米超高产栽培的田间小气候特征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以3638的4900株/(667m2),毕单4号的4100株/(667m2),表现最好,田间光、热、水、风及其通量最有利于产量的形成,实际产量最高达631.6~725.6kg/(667m2)。但根据乌蒙山区当年的气候资源估算,生产潜力可达1182~1244kg/(667m2),增产潜力还非常大。
推荐文章
行距和行向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田间小气候和产量的影响
浚单20
玉米
种植密度
行距
行向
群体结构
田间小气候
产量
超高产春玉米的根系特征
玉米
超高产栽培
根系特征
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黄淮地区
稻茬小麦
超高产栽培
群体特征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蒙山区超高产玉米不同群体的小气候特征与增产潜力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气象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乌蒙山区 超高产玉米 小气候特征 群体结构 增产潜力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9
页数 7页 分类号 S162
字数 51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01.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建松 贵州大学农学院 9 231 5.0 9.0
2 张邦琨 贵州大学农学院 3 12 2.0 3.0
3 彭玉淑 1 6 1.0 1.0
4 周启江 2 5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乌蒙山区
超高产玉米
小气候特征
群体结构
增产潜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气象
月刊
1000-6362
11-1999/S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2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4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