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设计并合成了4个系列含3, 3, 4, 4, 5, 5, 6, 6-八氟己氧基或6-氯-3, 3, 4, 4, 5, 5, 6, 6-八氟己氧基边链的联苯甲酸酯类或二苯乙炔类液晶, 其相变性质通过偏光显微镜和DSC进行了测量和观察, 讨论了桥键和末端原子对液晶性的影响. 发现末端一个原子就对液晶性有很大的影响, 末端原子对液晶相的稳定性有利的顺序为氟>氯>氢; 末端一个氢原子对中介相尤其是近晶C相的稳定性破坏很大.
推荐文章
新型含氟聚醚链修饰的咪唑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
含氟聚醚
咪唑
离子液体
合成
热稳定性
新型含氟偶氮苯类液晶的合成和相变研究
液晶
偶氮苯
苯乙炔
含氟化合物
新型含苯甲醚基团的向列型聚硅氧烷侧链液晶的合成与表征
聚硅氧烷
侧链液晶
液晶基元
硅氢加成反应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半含氟碳链液晶的合成和相变研究
来源期刊 液晶与显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液晶 近晶相 含氟链 联苯甲酸酯 二苯乙炔 合成 相变性质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0-278
页数 9页 分类号 TN104.3|O753.2
字数 36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2780.2001.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克刚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4 44 3.0 4.0
2 李衡峰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3 9 2.0 3.0
3 王侃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9 18 4.0 4.0
4 闻建勋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9 28 4.0 5.0
5 杨永刚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12 126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液晶
近晶相
含氟链
联苯甲酸酯
二苯乙炔
合成
相变性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液晶与显示
月刊
1007-2780
22-1259/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20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163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