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初步探讨了压电体的扭转效应.应用弹性理论、压电理论分析了压电体内的扭转应力及由其所导致的非线性极化状态.由电动力学理论得知,极化将会在空间产生电场.根据电场的等效原理,极化梯度的存在,不仅在压电体表面上产生等效面束缚电荷,在压电体内部同时也会有等效体束缚电荷聚集.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及矢量分析出发,推导得到了束缚电荷激发的电场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通过引入静电场的标量位函数,将电场强度的矢量泊松方程转化为位势的椭圆型偏微分方程的诺依曼边值问题.采用有限元法求解得到了束缚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在压电体内及边界上的分布,得到了迥异于线性极化的结果.根据导体在电场中的边界条件分析,有效地在压电体表面布置了检测电极.理论分析结论得到了实验结果的有力支持,并将为单压电体扭矩测量技术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反平面残余应力作用下压电体界面裂尖分析
残余应力
压电体
界面裂纹尖端撕开位移
螺型位错塞积群
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
压电体表面Maxwell应力对断裂的效应
压电材料
裂纹
Maxwell应力
复变函数法
双材料压电体的动态断裂
压电体界面断裂
Griffith裂纹
Ⅲ型问题
压电体中T应力项
压电材料
裂纹
非奇异应力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压电体扭转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压电效应 非线性极化/束缚电荷 扭转效应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7-191
页数 5页 分类号 O731
字数 32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8608.2001.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宝元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38 1967 23.0 36.0
2 吴涧彤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 1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2)
194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0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5(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压电效应
非线性极化/束缚电荷
扭转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8608
21-1117/N
大16开
大连市理工大学出版社内
8-8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999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