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5万区调工作将原大别杂岩解体划分为变质表壳岩、变质超镁铁质岩、变质花岗岩三部分.变质花岗岩广泛分布于大别造山带中.通过区内变质花岗岩的研究发现,成分上构成了闪长质(石英闪长质)→石英二长闪长质、石英二长质的演化趋势;结构上由细粒结构→中细粒结构→中细粒粗斑状结构→中细粒巨斑状结构的规律性变化.参照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原则对其进行划分、归并,在空间上相伴生,具有同源岩浆演化特征,建立了岳西片麻岩套,并对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作了阐述,确定其属岛弧环境的钙碱性岩石,为正确认识大别造山带的早期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推荐文章
大别-郯庐-苏鲁造山带复合旋转拼贴作用
大别-郯庐-苏鲁复合造山带
旋转拼合
郯庐断裂带
碰撞造山作用
大别造山带铁路隧道气体燃烧的地质意义
大别造山带
铁路隧道
天然气
海相沉积
烃源岩
推覆体
勘探重点
合肥盆地
浅变质岩在示踪大别-苏鲁造山带大陆板块俯冲与折返过程中的意义
加积楔
大陆板块
浅变质岩
高压变质岩
大别-苏鲁造山带
变质锆石拉曼光谱研究--以大别造山带为例
锆石
激光拉曼光谱
重结晶
蜕晶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别造山带北部变质花岗岩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特征
来源期刊 安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变质花岗岩 岩石谱系单位 片麻岩套 大别造山带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0-178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88.3
字数 57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6157.2001.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运怀 23 229 8.0 15.0
2 刘丽利 9 45 3.0 6.0
3 路玉林 8 102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变质花岗岩
岩石谱系单位
片麻岩套
大别造山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地质
季刊
1005-6157
34-1111/P
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296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1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