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表面张力法及紫外光谱研究了β-CD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N-101(TN)的包结体系.结果表明, TN的表面张力值及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随β-CD浓度增加而增大,由于实验数据与所构建的1∶ 1包结的数学模型完全相符,由此推测β-CD与TN形成1∶ 1包结物.运用这一数学模型计算了TN与β-CD体系的包结平衡常数Ka(298 K),结果表明Ka值与β-CD浓度成正比.通过Ka值还计算了包结体系自由能变化.紫外光谱结果表明,在β-CD浓度较小时, TN 的疏水链优先进入β-CD内腔,而β-CD浓度较大时, TN 的苯环部分也进入β-CD内腔.
推荐文章
NMR自扩散研究脂肪酸与α-环糊精的相互作用
α-环糊精
NMR
自扩散
脂肪酸
疏水相互作用
平衡常数
茯苓多糖结构修饰及其与AA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
硫酸化茯苓多糖
天青A
光谱法
最大结合数
氯苯那敏与β–环糊精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表征
氯苯那敏
β–环糊精
结合常数
线性扫描伏安法
水相中β-环糊精与苯甲砜的相互作用
β-环糊精
苯甲砜
包结物
稳定常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β-环糊精与Triton N-101相互作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物理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环糊精 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5-731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41.3
字数 2647字 语种 英文
DOI 10.3969/j.issn.1674-0068.2001.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汉卿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100 1452 20.0 33.0
2 鲁润华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51 836 16.0 27.0
3 齐彦兴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14 52 4.0 7.0
4 童林荟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3 20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环糊精
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物理学报(英文版)
双月刊
1674-0068
34-1295/O6
大16开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学报编辑部
1988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45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65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