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讨新的大田种植结构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大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益,充分利用高海拔区的气候、人力资源优势,1999年在我县蛟洋、古田等高海拔(海拔580~690m)乡(镇)改全年种植一季稻(中稻)为"早中稻一甜豌豆"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中稻提早播种(即早中稻),可减轻某些病虫害(如普通矮缩病)的为害,提高产量(一般每1hm2可提高0.75万kg以上),又不影响稻米品质,提高了种稻效益;后作甜豌豆较耐寒,生长势强,适应性广,产量高,每1hm2产鲜荚1.5万kg左右,品质好,甜度高,质嫩甜脆,纤维少,营养价值高,荚果耐贮运,是内销及加工出口的优良品种.在国庆节、元旦期间上市价格高(每1kg为4~6元),市场旺销,单甜豌豆每1hm2产值可达6万元以上,比仅栽中稻明显增加收益.部分农户采用这一种植模式每1hm2产值达7.5万元.
推荐文章
贵州高海拔山区无公害辣椒高效栽培技术
辣椒
无公害栽培
贵州高海拔山区
高海拔夏季生菜遮阳栽培技术
生菜
夏季
遮阳
栽培
高海拔地区西瓜栽培技术
西瓜
栽培
高海拔地区
高海拔地区早熟辣椒栽培技术
早熟辣椒
栽培
威宁县夸都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海拔区"早中稻-甜豌豆"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经济作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封三
页数 2页 分类号 S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焕洪 3 1 1.0 1.0
2 吕荣海 5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商界城乡致富
月刊
1004-7395
36-1286/S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三路168号中安国际大厦13层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5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