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保证有充足氧气的前提下,按正交设计,研究水质氨态氮浓度、pH值、盐度和温度四种环境因子,对实验感染暴发性流行病病原的中国对虾发病的影响.在感染的不同时期,这四种环境因子对带毒对虾死亡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感染后3~4天,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次序为盐度、pH值、温度、氨态氮浓度,感染后5天,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次序变为氨态氮浓度、pH值、温度、盐度.我们还进行了混合水平的正交实验,即在盐度水平不变,氨态氮浓度降到适宜的水平,再研究温度、pH值、氨态氮三种因子对带毒对虾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次序为温度、氨态氮浓度和pH值,这与我国养殖对虾发病时间从南到北推移的现象相符合.还对环境因子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推荐文章
九孔鲍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及病理
九孔鲍
病原
病理
电镜观察
冬季主要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的防治
淡水鱼类
暴发性流行病
诊断
预防
治疗
冬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生物环境因子对用暴发性流行病病原实验
来源期刊 水产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环境因子 暴发性流行病 正交设计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3
页数 6页 分类号 S945.4
字数 42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615.2001.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红卫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 49 227 9.0 13.0
2 王金星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 53 698 15.0 25.0
3 陈忠科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 19 138 6.0 11.0
4 刘昌彬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 6 63 3.0 6.0
5 刘存仁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 10 72 4.0 8.0
6 吴中华 湖北黄冈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 3 5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76)
二级引证文献  (287)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8(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0(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2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2(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3(2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4(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5(3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6(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7(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8(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对虾
环境因子
暴发性流行病
正交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产学报
月刊
1000-0615
31-1283/S
大16开
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
4-297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5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0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