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山西农业科学       
摘要:
在采用微径流集水保水技术的旱地2~3年生梨园,进行了间套甘薯、番茄、豆角、南瓜的试验.结果表明:①相同的降水量下,微径流系统可使植树带内接纳的水量比对照区增加2.3~2.6倍.并可使降雨量为1.2mm的无效雨变为有效雨,在产流坡边缘至植树带内水渗宽度平均达18cm,深度达15cm,0~15cm土壤含水量为14.15%~17.07%,为旱地果树及间作菜薯提供了良好的水分条件.②两年中甘薯平均产量为12 571.5~15 900.15kg/hm2,经济收入8 291.7~10 495.05元/hm2;番茄平均产量为20 508.45~23 875.05kg/hm2,经济收入达19 100.10~27 941.85元/hm2.③间作区梨树生育状况与盖膜未间套的对照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推荐文章
关于试验数据与试验报告的自动化处理研究
VB
VBA
Word
自动化
试验
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2010版CONSORT声明:平行组随机试验报告的新指南
临床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
CONSORT声明
旱地起垄覆膜微集水种植玉米技术研究
起垄覆膜
微集水
玉米
产量
水分利用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旱地新建梨园采用微径流集水保水技术间作菜薯的试验报告
来源期刊 山西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集水区 植树带 产流坡 间作 梨园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4
页数 3页 分类号 S661.20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481.2001.0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申仲妹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30 92 7.0 7.0
2 郭建民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10 39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集水区
植树带
产流坡
间作
梨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农业科学
月刊
1002-2481
14-1113/S
大16开
196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9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78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