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索雄性生殖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形态变化特征.方法:用透射电镜对胚胎及生后不同发育阶段SD大鼠睾丸内凋亡生殖细胞的超微结构形态变化进行观察.结果:SD大鼠胚胎第15.5~17.5 d 睾丸原始生殖细胞即有凋亡出现,第19.5 d 和生后第1 d 原始生殖细胞基本没有凋亡;生后第7 d 精原细胞开始分化增生时伴有较多凋亡;生后第14 d 精母细胞第一次增殖高峰开始时,精母细胞凋亡率较高.此后至成熟均可见凋亡出现,主要是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电镜下生殖细胞退化时具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特征,最后被邻近的支持细胞所吞噬,既有单个生殖细胞发生凋亡又有同源生殖细胞同时凋亡.结论:胚胎及生后不同发育阶段SD大鼠睾丸生殖细胞都有凋亡发生,多出现于增殖过程的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
推荐文章
纳米孔模板的透射电镜观察
透射电镜
氧化铝模板
纳米孔膜
观察
H-600透射电镜光路的维护
透射电子显微镜
光路维护
血色病肝细胞透射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及超微结构观察
血色病
肝细胞
电镜
X射线显微分析法
透射电镜生物样品冷冻置换技术的方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
快速冷冻固定
冷冻置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的透射电镜观察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生殖细胞/超微结构 细胞死亡 大鼠 显微镜检查,电子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9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21.1
字数 30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852.2001.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新华 武汉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31 152 8.0 10.0
2 陈锡昌 武汉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23 154 7.0 12.0
3 唐燕 武汉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14 55 5.0 7.0
4 张泉 武汉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7 35 4.0 5.0
5 周宏 武汉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4 87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殖细胞/超微结构
细胞死亡
大鼠
显微镜检查,电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