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摘要:
从乔木层区系角度探讨不同人为干扰尺度(天然栲树林ck、择伐更新A级、天然更新B级、人促更新C级和杉木林D级)对福建武夷山栲树林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ck、A级和B级乔木层都是以栲树为优势种,C级顶极种栲树处于第二优势种,阳性树种裂斗锥处于第一优势种,D级受人工种植的影响乔木层优势种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以杉木为优势树种.通过乔木层区系分析,随着人为干扰尺度的加大,乔木层种类组成、各科含种数和含属数、属的分布类型及与毗邻地区的共有种上升到B级或C级后下降或呈“S”型下降.特别是D级杉木林乔木层由于以人工种植杉木为优势种控制着整个群落的性质和环境,导致分析的各方面指标与ck天然栲树林相距甚远,目前较难恢复到栲树顶极群落,其余更新方式将能恢复到栲树顶极群落.表3图4参9
推荐文章
武夷山丝栗栲天然林群落的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
武夷山
丝栗栲
天然林
生物量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研究进展
生态恢复
状态过渡模型
集合规则
生态系统
生态过程
格氏栲群落生态学研究--格氏栲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格氏栲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相似比例
生态位重叠
武夷山丝栗栲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武夷山
丝栗栲
物种多样性
Shannon-Wiener指数
Pielou均匀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武夷山栲树林恢复生态学研究Ⅰ.不同人为干扰尺度对栲树林乔木层区系组成的影响
来源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栲树林 人为干扰 乔木层 植物区系 武夷山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256
页数 5页 分类号 S718.5|Q94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756.2001.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元泰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7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栲树林
人为干扰
乔木层
植物区系
武夷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0756
33-1370/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44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