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福建北部丘陵山区生长发育正常的各种类型的马尾松人工林中,设置固定样地,测算胸径、株高、优势高、株数、蓄积量、年龄等数据,以植物种群生物量增长模型dB-dt=rB[1-(B/K).]和3/2自疏法则为理I论依据,推导出森林自然稀疏过程密度变化规律的模型:N={[A(1+ce)b]-p(1+ce-ft)b]+N-p}p,该模型适用于描述各种密度林分的自然稀疏规律.经用闽北马尾松人工林固定样地资料验证,证明此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实际的密度观察资料,显示了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大的适用性,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推荐文章
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数BP模型研究
人工林
马尾松
Richards方程
改进单纯形法
BP模型
地位指数
基于神经网络的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指数模型
森林经理学
马尾松
人工林
林分密度指数
人工神经网络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马尾松人工林胸径-树高模型预测
森林经理学
胸径
树高
马尾松
BP神经网络
马尾松人工林木材主要材性家系间的变异
马尾松
家系
气干密度
干缩性
顺纹抗压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尾松人工林种群自然稀疏模型的研究
来源期刊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自然稀疏模型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5-300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48.121
字数 38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01.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希钿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64 440 10.0 17.0
2 杨锦昌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4 54 4.0 4.0
3 王素萍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6 90 6.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106)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尾松
人工林
自然稀疏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双月刊
1005-3395
44-1374/Q
大16开
广州天河区兴科路723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1320
相关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fjinfo.gov.cn/fz/zrjj.htm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