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切创创壁肌肉损伤病变及发展过程,为法医学鉴定早期损伤时间提供病理学基础。方法:用手术刀切开Wistar大鼠大腿肌肉,分别于即刻、1分钟、5分钟、15分钟、30分钟、45分钟及60分钟与死后不同时间作对照,在电镜下观察其形态改变。结果:即刻时透射电镜观察肌肉未见异常;损伤1分钟、5分钟和15分钟时透射电镜观察肌肉,线粒体水肿空泡化从无到有,肌原纤维小灶性坏死随时间推移逐渐加重,肌原纤维间隙增宽越来越明显。损伤30分钟、45分钟和60分钟时,线粒体水肿空泡化更加严重,嵴消失,肌原纤维缩短呈波浪状改变,坏死、断裂并浓缩成块状,肌丝排列紊乱。核异质多,不规则,核周出现空泡,染色质均质化,肌浆见大量不等空泡,肌纤维大量坏死。死后损伤超生反应及波浪状改变以15分钟时段最为明显。结论:提示早期创壁肌肉损伤后不同时间各有其形态学特征,这为早期损伤时间推断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了病理形态基础。
推荐文章
纳米孔模板的透射电镜观察
透射电镜
氧化铝模板
纳米孔膜
观察
H-600透射电镜光路的维护
透射电子显微镜
光路维护
透射电镜生物样品冷冻置换技术的方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
快速冷冻固定
冷冻置换
日立H-600Ⅱ型透射电镜维修实例
H-600Ⅱ型透射电镜
维护保养
故障维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Wistar大鼠早期切创创壁肌肉的透射电镜观察
来源期刊 温州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早期切创 创壁肌肉 显微镜检查,电子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14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61+.3
字数 20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138.2001.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缪武 温州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 28 83 5.0 7.0
2 方周溪 温州医学院电镜室 147 920 15.0 20.0
3 丁继光 温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9 51 6.0 7.0
4 叶成夫 温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8 42 4.0 6.0
5 李兴彪 温州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 23 68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期切创
创壁肌肉
显微镜检查,电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2095-9400
33-1386/R
大16开
浙江温州市高教园区
32-117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