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二氧化硅和金或铂组成的复合纳米颗粒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电流响应,其效果明显优于这三种纳米颗粒单独使用时对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增强作用。除了具有吸附浓缩效应、吸附定向和量子尺寸颗粒效应外,复合纳米颗粒比单独一种纳米颗粒更易于形成连续势场,降低电子在电极和固定化酶间的迁移阻力,提高电子迁移率,有效地加速了酶的再生过程,因此复合纳米颗粒显著增强了传感器电流响应。
推荐文章
金纳米颗粒增强一次性使用葡萄糖传感器的响应性能
葡萄糖传感器
纳米颗粒
一次性使用
普鲁士蓝修饰丝网印刷电极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丝网印刷电极
普鲁士蓝
溶胶-凝胶法
葡萄糖氧化酶
TiO2纳米管阵列孔径调控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性能
葡萄糖氧化酶
TiO2纳米管阵列
孔径
扩散阻抗
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制备
生物过程
基于RuO2/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多巴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纳米复合材料
多巴胺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增强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来源期刊 化学通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纳米颗粒 复合 葡萄糖氧化酶 生物传感器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5-367,3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1
字数 27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41-3776.2001.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苟立 四川大学无机材料系 100 858 13.0 25.0
2 冉均国 四川大学无机材料系 130 1122 16.0 28.0
3 唐芳琼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63 1592 22.0 38.0
4 孟宪伟 四川大学无机材料系 11 432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227)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23)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6(30)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07(46)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08(2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09(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0(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1(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2(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3(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颗粒
复合
葡萄糖氧化酶
生物传感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通报(印刷版)
月刊
0441-3776
11-1804/O6
北京2709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05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5929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