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储集层地质模型是油藏描述工作的最终成果,在开发方案设计阶段,建立概念模型向静态模型过渡的地质模型已成为一种发展方向。油田开发初期由于钻井较少,仅仅依靠测井资料难以建立准确的地质模型,因此提出综合利用地震、地质和测井信息并应用地质统计学油藏描述软件GRIDSTAT建立储集层地质模型的方法,将地质认识定量化。其步骤是先将地震纯波数据体直接反演成孔隙度数据体,再以地震得到的孔隙度数据体为背景(“软数据”)、以井点实测孔隙度值为“硬数据”,应用地质统计方法将软、硬数据以及地质家对储集层分布的认识(储集层沉积相)相结合,建立精细的储集层孔隙度模型。给出了应用该方法建立渤海南堡35-2油田储集层地质模型的实例。
推荐文章
定边油田樊学油区延9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定边油田
樊学油区
延9
地质建模
油气藏开发阶段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及优选方法
开发阶段
储层地质建模
榆林气田
不确定性
概率储量
生产历史拟合
优选方法
均方根误差
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
方案设计
造价
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油田开发方案设计阶段储集层地质模型的建立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开发方案 储集层模型 地震反演 测井 沉积相 地质数据 统计分析 孔隙度 模型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4
字数 31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747.2001.03.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晖 9 140 4.0 9.0
2 赵建辉 2 4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37)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6(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07(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08(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09(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0(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开发方案
储集层模型
地震反演
测井
沉积相
地质数据
统计分析
孔隙度
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