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检测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了6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IAP。结果表明:正常人血清IAP含量为(346±107)μg/mL,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IAP为(673±149)μg/mL,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肿瘤患者的IAP阳性率高达85.3%(58/68),Ⅲ-Ⅳ期患者血清IAP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IAP水平也随之增高;口腔颌面部鳞癌与唾液腺癌之间IA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血清IAP水平明显下降(P<0.01),复发者血清IAP复又回升,而未复发者IAP水平处于正常水平。说明检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IAP有助于监视病情的发展、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动态研究可监测肿瘤的复发与转移。
推荐文章
肿瘤检测中免疫抑制酸性蛋白的价值
肿瘤
免疫抑制
酸性蛋白
授权教育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
口腔颌面部
授权教育
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测定和意义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消化系统
恶性肿瘤
肿瘤标记
Teach back模式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
口腔颌面部
Teachback模式
健康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的研究
来源期刊 科技通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口腔颌面部 恶性肿瘤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9.81
字数 25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119.2001.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求亮 浙江大学医学院 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 40 164 7.0 10.0
2 郭琦 浙江大学医学院 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 9 23 2.0 4.0
3 傅其宏 4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口腔颌面部
恶性肿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技通报
月刊
1001-7119
33-1079/N
大16开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省科技馆东门6楼
32-95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71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379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