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气田中区"马家沟组"为研究对象,详细讨论了"马家沟组"及其五段多级旋回层序的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马家沟组"为寒武系-下奥陶统一级旋回的组成部分;"马"五41小层为一个四级旋回层序,包括两个五级旋回层序.最后讨论了层序、体系域及沉积相之关系,确立了"马"五41小层层序地层模式.
推荐文章
长庆气田储层的高频层序地层学分析
高频层序地层学
米兰科维奇旋回
频谱分析
马五1储层
苏6井区下石盒子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
叠加样式
地层格架
中二叠世
苏里格气田
苏6井区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层序地层学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
晚古生代
太原组
下石盒子组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特征
勘探区
官南气田须家河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层序界面
须家河组
官南气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庆气田中区"马家沟组"高频旋回层序地层学分析
来源期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庆气田 高频旋回 层序地层学 下奥陶统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勘探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21.3+4
字数 34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603.2001.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景春 成都理工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75 2789 31.0 44.0
5 徐国盛 成都理工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55 1143 18.0 32.0
9 覃建雄 成都理工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69 1290 18.0 34.0
13 彭军 成都理工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324 8.0 11.0
17 张萌 成都理工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312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146)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
长庆气田
高频旋回
层序地层学
下奥陶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双月刊
1009-9603
37-1359/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聊城路3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6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