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根据对比实验长江河口悬浮体分别经由偏磷酸钠(NaPO3)分散剂、超声波处理和加双氧水(H2O2)高温蒸煮去除有机物,使用FACScan流式细胞仪测定自然荧光和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染色后颗粒荧光特性.发现去除长江河口悬浮颗粒表面有机物后,悬浮颗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认为长江河口沿程悬浮颗粒的比表面积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悬浮颗粒物表面有机物组成的不同和水团颗粒物质组成不同产生;长江河口悬浮体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主要是通过颗粒表面的有机物来进行的.
推荐文章
基于GeoDatabase模型的长江河口时空数据建模研究
长江河口
时空数据模
GeoDatabase
长江河口典型湿地碳库动态研究方法
气候变化
长江河口
湿地碳库
SPAC
涡度相关
OTC
过程模型
长江河口动力与风暴潮相互作用研究
风暴潮
感潮河段
径流
相互作用
增水
长江口
夏季长江河口层化与湍流混合特征分析
分层流
浮力频率
底部混合层
上层密度跃层
长江河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江河口悬浮颗粒表面特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泥沙研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悬浮颗粒 表面特性 长江河口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短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V142
字数 36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68-155X.2001.05.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吉余 55 1454 21.0 37.0
2 张利华 22 383 11.0 19.0
3 张经 155 4758 38.0 63.0
4 李道季 61 1152 19.0 32.0
5 陈邦林 40 405 11.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113)
二级引证文献  (327)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1(3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2(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3(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4(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5(3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6(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7(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8(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9(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悬浮颗粒
表面特性
长江河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泥沙研究
双月刊
0468-155X
11-2532/TV
大16开
北京车公庄西路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92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