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我看来,当下的诗人,或许就得像堂吉诃德战风车那样,必须用一生的写作来与诗歌的“抒情性”较量。我这样说并非故意危言耸听,并非武断地、毫无来由地为了反传统而反传统。我们自从学写诗的第一天开始,便深受“抒情”的束缚,抒情早已成了习惯性的写作行为,成了语言贫血苍白的陈词滥调。抒情当然容易令人感动,更容易自我感动,但过后会变得可疑。虚张声势难免矫揉造作,明显与我们这个时代的说话方式格格不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诗人应承担话语转型时的痛苦
来源期刊 中外诗歌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话语转型 诗人 痛苦 堂吉诃德 写作行为 说话方式 反传统 抒情性 习惯性 感动 诗歌 写诗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
页数 1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话语转型
诗人
痛苦
堂吉诃德
写作行为
说话方式
反传统
抒情性
习惯性
感动
诗歌
写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诗歌研究
季刊
重庆北碚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版文献量(篇)
323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