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膈淋巴液形成的机制。方法大鼠腹膜腔内注射兔血和示踪剂后,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膈腹膜及膈毛细淋巴管的变化。结果膈腹膜间皮和膈毛细淋巴管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影响膈淋巴液形成的主要因素为膈腹膜吸收孔和呈开放性连接的毛细淋巴管,囊泡系统在膈淋巴液形成和物质转运中也起一定作用;管腔内表面突起具有释放作用,管腔外表面突起具有吸收作用。
推荐文章
大鼠肠淋巴液引流方法的建立及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活性物质的改变
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淋巴液引流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胸导管淋巴液引流对大鼠SAP并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急性肺损伤
胸导管引流
内毒素类
NF-κB
模拟航天环境对大鼠内耳淋巴液容积的影响
模拟失重
噪声
听性脑干反应
内耳淋巴液容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膈淋巴液形成机制的研究
来源期刊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大鼠 淋巴液形成 示踪剂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32.27
字数 12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2995.2001.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晶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68 250 8.0 12.0
2 柏春枝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6 18 3.0 4.0
3 刘丽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82 405 11.0 17.0
4 唐立勇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5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鼠
淋巴液形成
示踪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3-2995
22-1368/R
大16开
吉林市吉林大街5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4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9870
论文1v1指导